?輕鋼結構通常是指以熱軋輕型 H 型鋼、冷彎薄壁型鋼、薄鋼板和自攻螺絲等連接件構成的一種建筑結構體系。輕鋼結構建筑的設計流程一般包括方案設計、初步設計、施工圖設計等多個階段,以下是具體介紹:
?

方案設計
項目前期溝通:與業主進行深入交流,了解項目的使用功能、規模、預算、工期等要求,收集項目所在地的地理環境、氣候條件、地質資料等基礎信息。
概念設計:根據業主需求和場地條件,進行建筑概念設計,確定建筑的總體布局、平面形狀、層數、層高、建筑風格等基本要素,繪制建筑草圖或概念性效果圖,展示建筑的整體形象和空間關系。
結構選型:根據建筑的功能和形式,選擇合適的輕鋼結構體系,如門式剛架結構、框架結構、網架結構等,并初步確定主要構件的形式和布置方式。
初步設計
建筑設計深化:在方案設計的基礎上,進一步細化建筑平面、立面、剖面設計,確定房間的具體尺寸、門窗位置和大小、樓梯和電梯的布置等,繪制較為詳細的建筑平面圖、立面圖、剖面圖和效果圖,對建筑的外觀和內部空間進行更精確的表達。
結構計算分析:根據建筑荷載(包括恒載、活載、風荷載、地震荷載等)和結構布置,運用專業結構計算軟件,對輕鋼結構進行內力分析和變形計算,確定構件的截面尺寸和內力分布,驗算結構的強度、剛度和穩定性,根據計算結果,對結構布置和構件尺寸進行調整和優化。
圍護系統設計:根據建筑的功能和外觀要求,設計輕鋼結構建筑的圍護系統,包括屋面和墻面的彩鋼板選型、保溫隔熱材料的選擇、門窗的形式和性能等,同時考慮圍護系統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方式和防水、排水措施。
設備系統設計:根據建筑的使用功能,進行給排水、電氣、暖通等設備系統的初步設計,確定設備的選型和布置方案,計算設備系統的負荷和管道、線路的走向及規格,與建筑和結構設計進行協調,確保設備系統與建筑整體的兼容性。
施工圖設計
建筑施工圖繪制:根據初步設計成果,繪制詳細的建筑施工圖,包括建筑平面圖、立面圖、剖面圖、節點詳圖、門窗表等,標注出所有建筑構件的尺寸、位置、材料和做法等詳細信息,為施工提供準確的依據。
結構施工圖繪制:繪制結構布置圖,包括鋼梁、鋼柱、檁條、支撐等構件的平面布置和定位尺寸;繪制構件詳圖,詳細表示每個構件的形狀、尺寸、連接方式、鋼材型號、焊縫要求等信息;編制結構設計說明,說明結構設計的依據、荷載取值、材料要求、施工注意事項等內容。
圍護系統施工圖繪制:繪制屋面和墻面的構造詳圖,展示彩鋼板、保溫層、防水層、檁條等各層材料的鋪設方式和連接節點;繪制門窗詳圖,標注門窗的尺寸、型號、開啟方式和安裝節點;編制圍護系統設計說明,說明圍護系統的材料性能、施工工藝和質量要求等。
設備系統施工圖繪制:繪制給排水、電氣、暖通等設備系統的施工圖,包括管道系統圖、電氣線路圖、設備布置圖等,標注出管道和線路的走向、管徑、坡度、設備位置和型號等詳細信息,編制設備系統設計說明,說明設備系統的設計參數、施工安裝要求和調試方法等。
在整個設計流程中,各專業設計人員需要密切配合、相互溝通,確保設計方案的可行性、合理性和完整性。同時,設計成果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和審批程序,確保符合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。